時間星期四 10:30 - 12:15
地點李兆基樓514室(LSK 514)
語言廣東話
課程講師 林永昌 (wlam@cuhk.edu.hk)
助教 朱戈輝 (1155098610@link.cuhk.edu.hk)
先秦為中國文明的形成期。課程將以中國先秦時期的國家形態和社會特點為重點,扼要講解先秦史的經典文獻和重大的考古發現。課程亦會涉及研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簡明介紹其它地區的古代文明,梳理古代中國國家與社會和其它文明的異同之處,為理解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奠定基礎。
課程目標:
第一周 (9月7日)
研究方法與課題重要性
第二周 (9月14日)
基礎史料介紹
指定閱讀::
張光直:〈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建議〉,見臧振華編輯:《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上冊),臺北: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年,頁1-12。
杜正勝:〈關於考古解釋與歷史重建的一些反省〉,見臧振華編輯:《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上冊),頁13- 43。
魯唯一主編 [李學勤等譯]:《中囯古代典籍導讀》,瀋陽, 遼寧敎育出版社,1997年,頁41-44,71-80,440-448。
*對先秦史最新研究情況感興趣的同學,推薦自行參閱
黃銘崇:〈導言——古代文明的形成-內容、結構與前景〉,見黃銘崇等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6,頁1-60。
第三周 (9月21日)
中國文明的基礎與最早國家的發展 I
指定閱讀::
劉莉、陳星燦:《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2017年,第二、四章。
*對五谷來源感興趣的同學,可在網上自行觀看 趙志軍:五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mZTCkY1sM
第四周 (9月28日)
中國文明的起源與最早國家的發展II
指定閱讀::
許宏:〈二里頭:中國早期國家形成中的一個關鍵點〉,《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頁52-57。
劉莉、陳星燦:《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2017年,第六、七章。
*近年良渚遺址的古代水利系統取得了重大成果,感興趣的同學可自行觀看 Beauty of Zhejiang: Liangzhu Ancient C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nh6AUGZQc
第五周 (10月5日)
商邑翼翼: 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態 I
指定閱讀:
[漢]司馬遷 、[日]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崢整理:《史記會注考證》,卷三〈殷本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16-147。
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309-338。
*對最早的中國感興趣的同學,可在網上自行觀看 許宏:追尋“最早中國”——二里頭考古六十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606383/
第六周 (10月12日)
商邑翼翼: 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態 II
指定閱讀::
張光直:《商文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257-280。
王宇信,徐義華:《商代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頁69-107, 166-195.
*由於張氏之著會年代較早,想了解殷墟最新考古成果的同學,請自行參閱
何毓靈:〈殷墟近十年發掘的收穫與思考〉,《中原文物》2018年第5期,頁4-8。但不作要求。
第七周 (10月19日)
商邑翼翼: 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態 III
指定閱讀::
張光直:《商文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57-121。
王宇信,徐義華:《商代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頁363-384。
第八周 (10月26日)
天命所歸: 西周的分封、禮制與祭祀I
指定閱讀::
[汉]司马迁 、[日]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崢整理:《史記會注考證》,卷四〈周本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48-207。
第九周 (11月2日)
天命所歸: 西周的分封、禮制與祭祀II
指定閱讀::
許倬雲:《西周史》(增補本),北京市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113-146。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73-394,426-451。
第十周 (11月9日)
天命所歸: 西周的分封、禮制與祭祀III
許倬雲:《西周史》(增補本),北京市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159-181。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13-372。
第十一周 (11月16日)
陵谷變易: 東周的基層社會與“族”的變動I
指定閱讀::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第二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頁479-499。
杜正勝:《編戶齊民 : 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1-48。
第十二周 (11月23日)
陵谷變易: 東周的基層社會與“族”的變動II
指定閱讀::
杜正勝:《編戶齊民 : 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97-140。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51-188。
第十三周 (11月30日)
結語:何以中國
指定閱讀::
布魯斯. G. 崔格爾﹕《理解早期文明: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463-488。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之關係的變動〉,見氏著《許倬雲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181-213。
課程評核及導修要求:
期末考試或論文 40%
課後練習 10%
導修表現評論 (4節) 10%
導修報告 (書面) 25%
導修報告 (口頭) 15%
導修書面報告具體要求:
書面報告:
[1] 每人需要根據自已的閱讀筆記,撰寫各自的讀書報告, 需在導修口頭報告前一周將報告及Veriguide 署名部分,交到助教的郵箱中。
[2] 報告可討論的基本內容包括:作者背景、成書背景、書的編章結構(論文集則可為各篇主要內容和各篇之間關系) 、全書的主要觀點、支持觀點所引用的觀點,以及主要觀點的可信性等。
可參考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對於從來沒寫過書評的同學,可以先參考以下簡單的video-cli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m3lhIVCQQ
由於書評的寫作和大多數寫作一樣,所謂的要訣講再多也難免空洞枯燥,對於想了解專業書評寫作風格和構文方法的同學,可參考趙世瑜先生的書序和書評。
赵世瑜:<<面目可憎——赵世瑜学术评论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
[3] 要注意的是,書評切忌只是流水帳式的複述,必須有自己批判性的看法和分析,也很歡迎同學在寫作時參考其他著作,或引用課上的指定閱讀。
[4] 書評最低字數為2000字左右,上線請勿超出9000字。書評宜精不宜繁複。除原書外所有的引用,必須按學術規范,論文中的引用格式可參考《新史學》。
[5] 小組報告: 小組根據各人寫成的報告, 整合成口頭報告, 約30分鐘。負責該週報告的同學們, 需準備若干有意思問題, 啟發大家思考。
[6] 對於非負責該周閱讀報告的同學,也需在開始前簡單瀏覽閱讀內容,以參與討論。要注意的是,我們會根據各位同學導修的點評和參與討論的情況,對導修表現評論參與這一環節打分。
提示
重點討論:二里頭遺址的性質到底是甚麼? 我們該如何理解二里頭遺址與夏王朝之間關系?
重點討論:商代的王權政治與商代宗教之間的關系
第十周 李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重點討論:西周國家的确立過程與相關的政策
重點討論:東周時期出現的一系列社會變化
其它參考書目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北京: 三聯書店, 2013年。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
———:《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 臺北: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
———:《編戶齊民 : 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 臺北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年。
王震中:《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香港: 商務印書館, 1997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 :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
許宏:《何以中國 : 西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北京: 三聯書店, 2014年。
江林昌:《書寫中國文明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4年。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