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年度

系務消息

《歷史系訊》很高興再與各位見面!

希望大家都渡過了一個快樂暑假並預祝各位新學年事事順利!

歡迎歷史系新同學加入歷史系大家庭!

 


改選修讀科目

2024-25年度上學期的CUSIS網上改選日期如下,有意修改選修科目的同學請於指定時間登入CUSIS系統辦理改選科目手續。

本科生課程:2024年9月9日晚上8時30分至9月15日晚上8時30分
研究生課程:2024年9月2日早上10時至9月16日下午5時30分

 


獎項及成就

恭賀梁元生教授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於2024年5月20日舉行第二十二屆榮譽院士頒授典禮,頒授榮譽院士銜予七位傑出人士,當中包括我系榮休教授梁元生教授。歷史系衷心祝賀梁元生教授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以表彰他在教學、學術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及對大學和社會的非凡貢獻。

 


恭賀馬思途教授贏得「丹·大衛獎」

馬思途教授贏得全球最具規模歷史獎項「丹·大衛獎」,此享負盛名的獎項肯定了卓越的學術研究,這些成果不但揭示過去,並使公眾更深入了解歷史。馬思途教授成為該獎項自2001年成立以來,首位勇奪殊榮的亞洲大學學者。

「丹·大衛獎」評審委員會讚揚馬思途教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馬思途教授的研究包括從全球視野探討文藝復興文化的傳播,以及通常被單獨研究的地區之間的聯繫,如美洲、西非和華南地區等。包括馬思途教授在內一共九名學者獲頒此獎項,各獲30萬美元獎金,以表揚他們的成就及支持其未來研究工作。

 


恭賀Ian MORLEY教授榮獲中大卓越研究獎2023-24

恭賀Ian MORLEY教授榮獲中大卓越研究獎2023-24,以表揚他在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MORLEY教授致力研究菲律賓的殖民主義,他的研究為理解殖民建築的設計和意義開闢新的蹊徑。

 


恭賀陸志鴻教授獲得優配研究金2024-25

恭賀陸志鴻教授獲得優配研究金2024-25,資助研究項目「連結海洋、沿岸地區與陸地:1861–1898年香港作為華南地區海盜的紐帶」。[詳細內容…]

 


歷史系研究生在「重塑60、70年代的香港:三維博物館創作比賽」中獲獎

我系5名研究生在中大人文學科研究所舉辦的「重塑60、70年代的香港:三維博物館創作比賽」中榮獲兩個獎項。比賽結果已於5月20日人文學科研究所的「數字人文日」活動上公佈。「時代記錄」 (Epoch Chronicles) 小組的Mar Lorence TICAO和王澍兩位同學榮獲二等獎,該小組用3D打印技術復原了70年代香港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交通方式。「霓虹師傅」(Neon Cfu) 小組的劉葭妍、何咏欣、黃夏東三位同學榮獲三等獎,他們再現了香港的舊式霓虹燈招牌及娛樂業相關物品。本次比賽旨在促進人文學科學生對3D技術的利用,並獲大學圖書館學習支援團隊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祝賀以上同學!

 


最佳助教獎2023-24

為了鼓勵優質教學並表彰研究生擔任教學助理的卓越表現,本系於2023-24設立最佳助教獎。以下是得獎學生:

2023-24第一學期 陳夢佳 (哲學博士)
2023-24第二學期 楊之水 (哲學博士)

祝賀以上同學!

 


人事動態

轉職任命

馬思途教授於2024年8月1日起轉任為副教授。

 


學術活動

2024年4月9日學術講座「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的政治旅遊:以休雷特·約翰遜為例」片段重溫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徐啟軒教授於2024年4月9日發表演講,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的政治旅遊。徐教授的研究對象是英國神職人員休雷特·約翰遜 (Hewlett Johnson),他因同情左派人士而被稱為坎特伯雷的紅色院長,並相信共產主義與基督教是相容的。約翰遜兩次訪問中國,並在1952年的訪問後主張美國在中國發動細菌戰。有趣的是,來訪的外國人感受到中國政府向他們展示官方認為在中國理想的生活方式。因此,約翰遜的旅行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與來訪者接觸並培養他們對中國的好感。

 


2024年4月10日學術座談會「曹樹基治史經驗談」片段重溫

2024年4月10日,應中國歷史研究中心邀請,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曹樹基教授以「曹樹基治史經驗談」為題進行座談會。講者先分享自己多年來的習史經驗和心得。他的研究之路始於檔案中發現的移民史資料,並開始以數據分析進行歷史研究。後來他把研究重心轉向中國近代大饑荒時期的人口史,討論人口背後的大饑荒和鼠疫問題。接着,講者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究,展示團隊創建的明清米糧及人口數據庫並指出數據分析在歷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曹教授最後與參與者深入討論明初人口數據,鼓勵學者在研究時多留意歷史數據。

 


2024年4月10日新書講座《清代武科考試研究》片段重溫

應中國歷史研究中心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李林教授於4月10日以《清代武科考試研究》為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吸引近65位參加者出席。李林教授以其著作《清代武科考試研究》為引,以文武科舉互對的角度,簡述了清代武科考試的設計與運作。

 


2024年4月11日學術講座「一個『開放』的帝國?中國唐朝的法律、旅行禁令和臣民地位 (618-907)」片段重溫

耶魯大學的方金平博士受邀於4月11日舉行了題為「一個『開放』的帝國?中國唐朝的法律、旅行禁令和臣民地位(618-907)」的講座。講座分為三個部分──法律意義上的唐朝臣民構成、對非中國人的吸納以及唐朝的旅行禁令。方博士質疑唐朝是一個「開放」帝國的主流觀點,他認為這種觀點忽視了唐帝國「限制性」的一面。講者通過重新審視唐朝的國家性質,從唐代法典和吐魯番文書等歷史文獻中尋找證據,說明唐朝事實上試圖封鎖邊界並禁止外來旅行,試圖將其臣民限制在領土之內。方博士的結論是唐帝國被設計成為一個能夠吸納其他國家人員並將其保留在領土內部的帝國,而不是一個支持跨境流動及開放的領土空間。

 


2024年4月11日世界史研討會「神話美國:茶葉、抵制和美國革命」片段重溫

應中大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邀請,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的詹姆斯·費希特教授於2024年4月11日以「神話美國:茶葉、抵制和美國革命」為題進行講座。講者探討茶葉在1773至1776年間作為政治象徵和經濟商品的複雜角色,並強調抵制行動如何凸顯公共政治反抗和私人消費之間的緊張關係。講座揭示了雖然殖民地居民公開宣佈放棄購買徵稅的茶葉,但有證據顯示仍有大量茶葉經合法或走私途徑被購買。此外,費希特教授強調儘管殖民地居民表面上在波士頓傾茶等事件中團結一致,但他們之間仍然存在嚴重的內部分歧。為了表達他們對1773年《茶葉法案》和1774年《強制法案》的反對,銷毀茶葉成為一種象徵性行為,卻沒有徹底地執行。總之,講者將抵制茶葉定位為美國革命中一個關鍵卻矛盾的因素。它既有效激發集體行動,亦暴露了殖民抵抗運動的內部矛盾。

 


2024年4月18日學術講座「拜親:唐代中國的性別、社會網絡和類親屬關係」片段重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黃旨彥博士於2024年4月18日以「拜親:唐代中國的性別、社會網絡和類親屬關係」為題進行演講。講者介紹了唐朝 (618-907) 的「拜親」之禮並闡述了這一儀式如何使中國中古知識份子和軍事精英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和類親屬關係,從而在政治和經濟上獲得優勢。黃博士的透徹研究凸顯了母親在促進男性交結朋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從而揭示了中國唐代精英社會互動中家庭空間的政治化和性別動態的新定義。

 


2024年4月18日世界史研討會「尋找『西方文明』」片段重溫

應中大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邀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古典學系湯瑪斯·基林教授於2024年4月18日在以「尋找『西方文明』」爲題進行講座。基林教授認爲,所謂的「西方古典傳統」並非原封不動承襲自古希臘羅馬時期,而是與「非西方」的文化接觸後不斷變化,成為文化融合的產物。講座由三個案例組成,分別從詞源學、宗教學和思想史的角度切入。第一個例子追溯了原產於華南的橙和「橙色 (orange)」一詞進入歐洲語言傳統的過程。第二個例子關注中世紀時期在基督教世界耳熟能詳的聖人故事——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基林教授指出,該故事源自梵文的佛陀釋迦牟尼的故事,經由各種古代西亞語言而轉譯到希臘文和拉丁文,聖人約瑟伐特就是佛陀。第三個案例圍繞阿拉伯學者對傳承亞里士多德思想的貢獻,譬如12世紀阿拉伯學者阿威羅伊對亞里士多德的評論集被納入中世紀經院哲學和文藝復興思想中。在講座最後,基林教授再次强調了文化接觸對古典傳統的重要意義。

 


2024年4月27日「口述歷史培訓講座」片段重溫

歷史系及教育局於2024年4月27日為口述歷史研習比賽的參賽學生舉辦培訓講座,介紹口述歷史知識及研究方法,吸引近百名中學老師及學生出席。卜永堅教授及陳文妍博士應邀分享個人研究心得及經驗,鼓勵同學多把握機會嘗試進行口述歷史訪問。同學在講座中踴躍發問,詢問有關訪問技巧及選擇訪問對象的問題。

 


2024年5月3日王汎森教授「學問的幾個階段」片段重溫

2024年5月3日,歷史系很榮幸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來訪,並以「學問的幾個階段」為題為我系師生進行演講。王教授引用了朋加萊 (Henri Poincaré)、王國維、林毓生、錢穆等四位學者的經歷,結合自己過去三十年的治學經驗,向聽眾分享了從事學術研究的經驗和心得。

 


2024年5月6日學術講座「用馬蹄投票:1962-1977年間內蒙古牧民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國」片段重溫

2024年5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王安然博士以「用馬蹄投票:1962-1977年間內蒙古牧民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國」為題講演。王博士利用檔案資料結合呼倫貝爾地區的地緣政治、族群關係、生計模式等討論在1960-70年代中國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文化之中,為何會出現逃亡?逃亡引致了哪些政治反應?以及這些反應為何遭遇挫折?

王博士認為,逃亡的出現與呼倫貝爾地區的居民所處的跨域地緣環境有關,這種關係在中國國內政治的刺激下就會構成移民的推力。儘管內蒙古地區出現的逃亡規模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不大,但在毛澤東時代的政治文化中卻受到特別的關注和控制。這種關注和控制是因為內蒙古地區的領導人希望將蒙古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管治之中,而非將其邊緣化甚至排除在外。然而由於蒙古族的遊牧生活方式和生計模式令這種控制收效甚微。內蒙古居民逃亡的個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文化、內蒙古自治區領導人的政治構想以及內蒙古地區的地緣政治結合的結果。這一個案可以了解20世紀以來國家對本國公民的監控意圖以及中國60年代的政治社會氣氛乃至中共的政治實踐。

 


各老師及同學如欲投稿,請將中英文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傳至 chanfiona@cuhk.edu.hk。截稿時間為每週一下午四時正。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