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5516 公眾歷史特別專題:中國文化承傳:傳統中國農作物與日常食物史 (十四世紀至今)
2024-2025年度 第二學期
課程簡介
本課程探討宋元以來中國傳統農作物與日常食物的生產與消費的歷史, 以五穀之一的大豆與醬油為例子。這兩個日常食料的歷史充分反映了近世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關鍵變遷過程, 到了後工業時代的二十一世紀更象徵著文化遺產. 充分顯示傳統食物塑造文化價值的角色。
學生會學到:
- 中國農業史及其當代影響的重要課題
- 物質史研究法
- 技術社會史研究法
課程大綱
- 中國農業與食物傳統: 概論
- 宋元以來的農書與食譜
- 食物與藥物: 傳統的醫食同源
- 物的知識建構與商品化過程: 理論初探
- 作物: 十七世紀以來中國大豆的歷史
- 作物與食物: 十四世紀以來中國醬油日常化的歷史
- 醬油的傳統工藝
- 傳統食物生產的科技化
- 作物與食物: 大豆與中國素食文化
- 食物的記憶 之一: 文化遺產的建構
- 食物的記憶之二: 廿一世紀的鄉村振興
- 學期論文指導課
- 學期論文口頭報告
課程評核及作業
課堂參與10%
口頭報告20%
學期論文(5000-7000字) 70%
參考書目
- Anderson, E.N. “Traditional medical values of food”, The Food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29-261.
- Bray, F. The Rice Economies: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 Brulotte, R. & Giovine, M. eds, Edible Identities: Food as Cultural Heritage. Ashgate: 2014.
- Chang, K.C.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Dove, Michael, “The Agronomy of Memory and the Memory of Agronomy” in V. Nazarea ed, Situated Knowledge/Located Liv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9: 45-69
- Hobsbawn, E.,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s. Hobsbawn and T. Ranger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Huang, H.T., Fermentations and Food Scienc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J. Needham ed.) 6: V.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Klein, J., “Heritagizing local cheese in China: opportunities , challenges and inequalities”, Foods and Foodways. 2018:16/1: 53-83.
- Kopytoff, Igor,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fication as Process.”, i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64-91.
- Leung, Angela K.C., “ To build or to transform vegetarian China? Two republican projects” , in Leung, K. and Caldwell, M. eds., Moral Foods. The Construction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in Modern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 221-240.
- Leung, Angela K.C. “Becoming an Everyday Food: Soy Sauce in Modern China (ca. 1800–1930)” in Modern Chinese Foodways. Fu, J-C, King, M. & Klein, J. eds, Cambridge: M.I.T. Press 2024.
- Mintz, Sidney.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Viking 1985.
- Mintz,S. et al, eds., World of Soy.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15.
- Oxfeld, E,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food in reform-era rural China”, in Jung, Klein & Caldwell eds, Ethical Eating in the Postsocialist and Socialist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
- Schmalzer, Sigrid. Red Revolution, Green Revolution. Scientific Farming in Socia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 石聲漢 從齊民要術看中國古代的農業科學知識.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 黃應貴編 物與物質文化 中央研院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 范金民 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 南京大學出版社
- 衣保中, 中國東北農業史
- 刁書仁, 衣興國 近三百年東北開發史, 1994
- 雷慧兒, 東北的豆貨貿易1907-1931. 台北: 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 1981.
- 林漢明, 一豆一世界. 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 香港三聯書店
- 王連錚, 郭慶元, 現代中國大豆. 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7
- 洪光住, 中國食品科技史稿. 北京: 中國商業出版社. 1985
- 杜新豪 (編) , 播厥百谷. 中國作物史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
- 杜新豪 , 農桑本務: 明代中後期日用類書中的農學知識. 山東科學出版社
- 台灣醬油誌 台北: 常常生活文創 2016
- 趙榮光 中國飲食典籍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高橋太郎, 黑島慶子著 (衛宮紘譯) 醬油本 台北: 智富出版有限公司2017
- 蔣高明 鄉村振興: 選擇與實踐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 邱建生 鄉建手記- 一個鄉建工作者的實践與思考. 北京: 人民東方出版社2022
學術著作誠信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 如屬小組習作,則所有組員均須簽署聲明;所有組員(不論有否簽署聲明及不論有否直接或間接撰寫有問題的內容)均須負上集體責任及受到懲處。
- 如作業以電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維誠」系統 (VeriGuide) 提交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