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HIST2010 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實踐

2023-2024年度 第二學期

時間星期二 14:30 - 16:15

地點李兆基樓306室 (LSK 306)

語言廣東話

課程講師 陳文妍 (emilychen@cuhk.edu.hk)

助教 楊之水 (yangzhishui328@outlook.com)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探討口述史的理解和運用。課程將以口述歷史的發展和理論為基礎,側重於如何做口述歷史的方法和實踐,以採訪技巧為中心,討論口述歷史的分析、運用、保存和書寫。並進一步討論口述資料與史料之間的關係、歷史記憶的構建等史學方法論。

課程大綱

第一節 導論:何為口述史?
1.口述傳統與歷史記錄
2.現代口述史的興起和發展
3.口述史的價值和利用:為誰而用?

第二節 記憶與口述歷史
1.作為記憶的方式——主觀性
2.作為史料的方式——記錄與解讀
3.《羅生門》:記憶和表述的多面性

第三節 訪談的籌備
1.設定目標和主題
2.尋找合適的受訪者
3.器材和場地的準備

第四節 訪談者的技藝和角色
1.如何提問
2.問題設計和訪談技巧
3.充分了解訪談內容和對象

第五節 口述訪談的進行
1.訪談時間
2.面對不同的受訪者

第六節 訪談的儲存和整理
1. 錄音和影像的處理和儲存
2. 文本整理
3. 口述歷史的出版

第七節 口述史的檔案館和圖書館
1.有聲記錄和影像記錄
2.建立有效的檢索工具
3.網絡資料和法律倫理

第八節 口述歷史的功用和展示
1.公共推廣和媒體素材
2.影視、藝術和文化內容
3.口述歷史和教育
4.口述歷史網站

第九節 口述史與集體記憶建構
1.口述史的流行趨勢
2.口述史和社群認同
3.誰的歷史:不同群體的參與

第十節 口述歷史的解讀和學術利用
1.口述史與個人研究
2.口述材料的解讀和分析
3.口述和文獻材料的結合

第十一節 口述採訪實踐

第十二節 口述史與香港研究
1.不同群體的香港記憶
2.群體記憶與香港歷史的書寫

第十三節 總結:口述史和公眾史
1.誰的歷史?
2.公眾的參與
3.講述和書寫公眾的歷史

課程評核及作業

課堂參與及討論:10%

訪問大綱:20%

第一次口述訪問:30%

第二次口述訪問:40%

參考書目

將於課堂上派發

學術著作誠信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 如屬小組習作,則所有組員均須簽署聲明;所有組員(不論有否簽署聲明及不論有否直接或間接撰寫有問題的內容)均須負上集體責任及受到懲處。
  • 如作業以電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維誠」系統 (VeriGuide) 提交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