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討論由宋代至二十世紀末中國婦女和兒童的歷史,探討從傳統到近代,社會對婦女和兒童理想模式的轉變,及其與實際生活經驗之落差,藉此強調不同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如何影響婦女和兒童的角色。
(暫定)
題目 |
1. 導論:儒家的性別與長幼觀念 |
2. 女性的生命周期 |
3. 典範與規訓 |
4. 宋、明的兒童生活 |
5. 明清時期的婦孺慈善事業 |
中期試 |
6. 賢妻良母 |
7. 新女性 |
8. 二十世紀前期的兒童概念 |
9. 童工、妹仔與貧兒 |
10. 戰後香港婦幼生活 |
11. 毛澤東時期的國家女性主義 |
中期試 50%
論文 50%
不適用
將於blackboard 公佈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