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星期一 4:30pm-6:15pm
地點李達三樓214室
語言粵語
課程講師 謝偉傑 ((852) 3943 1762 / wickytse@cuhk.edu.hk)
助教 藍圖 (1155118347@link.cuhk.edu.hk)
課程簡介:
戰爭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要瞭解古代中國社會與歷史的發展,戰爭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鑰匙。本課程結合考古資料與傳世文獻,一方面追尋從先秦時代以至南北朝時期集體暴力發展而為制度化的國家軍備的脈絡,另一方面探討戰爭與軍事組織對早期中華帝國的盛衰、文武關係及當時庶民社會的影響。此外,亦會透過戰爭了解古代中國文明如何與歐亞大陸上其他文化和族群開展關係。本課程的目的在於讓學員在學習古代中國的軍事與社會史之餘,能藉此反思戰爭對社會、經濟以至人類文明的影響。
第一講:導論:為甚麼要研究古代中國的戰爭?
第二講:考古材料所示的早期集體暴力
第三講:晚商與西周時代的軍事活動
第四講:春秋時代的車戰
第五講:步騎並用與大規模戰爭的開展
第六講:諸子百家對戰爭的思考
第七講:戰爭動員對秦漢帝國社會的模塑
第八講:秦漢帝國的對外戰爭
第九講:地域分野與軍事文化
第十講:帝國崩解與戰爭新元素
第十一講:南北對峙下的戰爭與人力資源
第十二講:宗教信仰與戰爭暴力
第十三講:總結:從世界史的視野看古代中國的戰爭
學期論文 60%
每名學員必須完成一篇約6000字的論文。論文題目由學員自訂,但必須在撰寫之前得到任教老師許可。
導修小組報告、評論及討論表現 40%
每名學員均需準時出席導修,進行一次專責報告及一次專責評論,其餘堂次則應該在旁聽的同時參與有關內容的討論。導修評核分數安排:小組口頭報告佔6%,並繳交一份1500-2000字的書面報告20%;專責小組評論 10%;參與討論4%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