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HIST2002A 史學(進階)

2019-2020年度 第二學期

時間星期四 10:30am-12:15pm

地點中國文化研究所一號演講廳

語言粵語

課程講師 謝偉傑 ((852) 3943 1762 / wickytse@cuhk.edu.hk)

助教 詹婧予 (zhanjingyu2010@gmail.com)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讓學員認識二十世紀以來歷史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及其所面對的挑戰。透過閱讀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以探討包括史學典範的建立與轉移、史學書寫方式與風格的變化、史學理論的多元趨向,以及科際整合的影響等課題,學員可以把握近代歷史學發展的脈絡,並從而反思歷史學科在當今社會中的功能與意義。此外,本課程並有專題介紹二十世紀中外學界對於中國史研究的發展,以此可進一步思考二十一世紀中國史研究的動向。

課程大綱

第一講:導論:史學、史家與時代

第二講:二十世紀「新史學」的興起

第三講:年鑑學派與總體史的追求

第四講: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第五講:新社會史與新文化史

第六講:新軍事史的興起及其書寫方式

第七講:人類的網絡:全球史與跨國史

第八講:民族主義史觀的終結:想像的共同體

第九講:科際整合與歷史學的典範重構

第十講:後現代史學的反思與數位人文的新工具

第十一講:到民間去的公眾史學

第十二講:二十世紀的中國史學革命

第十三講:他山之石:海外中國史研究的典範轉移

課程評核及作業

書評報告 50%
(學員可根據本課程中的相關課題,選取經任教老師同意的一本或若干本書,撰成一篇約5000字的書評報告。)

課堂討論 10%
(學員應在課前完成該次的指定閱讀資料 ,以在課上參與討論。)

導修小組報告、評論及討論表現 40%
(每名學員均需準時出席導修,進行一次專責報告及一次專責評論,其餘堂次則應該在旁聽的同時參與有關內容的討論。導修評核分數安排:小組口頭報告佔6%,並繳交一份1500-2000字的書面報告20%;專責小組評論 10%;參與討論4%)

學術著作誠信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 如屬小組習作,則所有組員均須簽署聲明;所有組員(不論有否簽署聲明及不論有否直接或間接撰寫有問題的內容)均須負上集體責任及受到懲處。
  • 如作業以電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維誠」系統 (VeriGuide) 提交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