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ntact Us

HIST6011LA Selected The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on Stone Inscriptions and Wooden Documents
[For MPhil students only]

Semester 2 (2023-2024)

Lecture TimeTuesday, 14:30 - 16:15

VenueRoom 116, Fung King Hey Building (KHB 116)

LanguagePutonghua

Lecturer LAI Ming Chiu (mclai@cuhk.edu.hk)

Course Description

本科為研究生科目,目的是訓練學生閱讀及應用新出土的秦漢文書及石刻材料。本學期主要閲讀新出土的簡牘材料,學生將細讀已公佈的簡牘圖片及釋文,嘗試疏理簡文及圖像資料,研究其價值,並撰寫一篇字數約一萬字的論文,作為本科的學期成績。

學習目標:

  1. 讓學生認識新出土的秦漢文書及碑刻材料。
  2. 引發學生對新出土的秦漢文書及碑刻材料的研究和探討興趣。
Syllabus
第一周 出土秦漢文書的價值與應用
第二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1201-1300

第三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1301-1400
第四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1401-1500
第五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1501-1600
第六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1601-1700
第七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1701-1800
第八周 Reading Week
第九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1801-1900
第十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1901-2000
第十一周 《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2001-2100
第十二周 論文報告(一)
第十三周 論文報告(二)
第十四周 論文報告(三)

 

Assessment & Assignments

一、 學期論文(50%)
二、 報告及討論(50%)

References

一、簡牘

  1.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第6期,頁4-26。
  2.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編:《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
  3.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編:《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壹—陸》,上海:中西書局,2018-2020。
  4.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編:《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尚德街東漢簡牘》,長沙:嶽麓書社,2016。

 

二、主要簡帛研究期刊

  1. 《簡帛》/ 半年刊 /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簡帛研究》/ 半年刊 /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等主辦 / 鄔文玲、戴衛紅主編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 《簡牘學研究》/ 年刊 /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等編 / 甘肅人民出版社
  4. 《出土文獻》/ 半年刊(2020年前)/ 季刊(2020年起)/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 / 中西書局
  5. 《出土文獻研究》/ 年刊 /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編 / 中西書局
  6. 《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 年刊 / 王捷主編 / 法律出版社

 

三、工具書、簡牘字典

  1. 佐野光一編:《木簡字典》,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85。
  2.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3. 陳建貢、徐敏編:《簡牘帛書字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
  4. 李均明:《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5.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勝、鄔文玲:《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1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6.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7.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8. 趙久湘:《秦漢簡牘法律用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 冨谷至著;張西艷譯:《漢簡語彙考證》,上海:中西書局,2018。

 

四、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相關研究(2018年起)

有關2017年以前的研究,見徐暢、高智敏編訂的〈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整理研究論著目錄(2010年至今)〉,《簡帛研究.二○一七(秋冬卷)》,頁343-351。

  1. 王朔:〈東漢縣廷行政運作的過程和模式——以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為中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57卷第6期(2018年11月)。
  2. 王彬:〈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J1③:325-32考釋〉,《簡帛研究.二○一九(春夏卷)》。
  3. 王猛:〈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孟負伯錢」案補議〉,簡帛網,2022年12月2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875.html
  4. 王馨振華:〈據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補釋東牌樓東漢簡牘釋文一例〉,簡帛網,2021年11月2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93.html
  5. 伊強:〈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中的「例」及相關職官問題初論〉,《簡帛》,第16輯。
  6. 吳雪飛:〈長沙五一廣場簡中的一則《囚律》律文〉,簡帛網,2018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15.html
  7. 李均明:〈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例亭」等解析〉,《出土文獻》,2020年第4期。
  8. 李均明:〈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假期書」〉,《出土文獻》,第13輯。
  9. 李均明:〈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摻驗」解〉,《簡帛研究.二○一八(秋冬卷)》。
  10. 李均明:〈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身份認定述略〉,《出土文獻研究》,第17輯。
  11. 李均明:〈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職務犯罪探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5期(2019年9月)。
  12. 李松儒、莊小霞:〈長沙五一廣場J1③:264-294號木牘所見文書製作流轉研究〉,《簡帛研究.二○一七(秋冬卷)》。
  13. 李洪財:〈讀《五一廣場東漢簡簡牘(壹、貳)》札記〉,簡帛網,2018年12月2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11.html
  14. 李蘭芳:〈長沙五一廣場出土J1③285號簡牘再釋〉,《簡牘學研究》,第7輯。
  15. 李蘭芳:〈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札記二則〉,《簡帛研究.二○一七(秋冬卷)》。
  16. 汪蓉蓉:〈《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二)〉,簡帛網,2019年6月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95.html
  17. 汪蓉蓉:〈《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三)〉,簡帛網,2019年6月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96.html
  18. 汪蓉蓉:〈《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四)〉,簡帛網,2019年11月13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166.html
  19. 汪蓉蓉:〈《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一則〉,簡帛網,2019年5月2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85.html
  20. 汪蓉蓉:〈「君教」文書與東漢縣廷治獄制度考論——從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說起〉,《古代文明》,第14卷第4期(2020年10月)。
  21. 汪蓉蓉:〈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流民占籍問題及其文書行政〉,《簡帛研究.二○二○(春夏卷)》。
  22. 周海峰:〈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永初年間三份詔書淺析〉,《簡帛》,第20輯。
  23.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初讀(續)〉,簡帛網,2021年8月28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3.html
  24.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初讀〉,簡帛網,2021年8月22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1.html
  25.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文書復原舉隅(一)〉,簡帛網,2018年12月2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41.html
  26.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文書復原舉隅(二)〉,簡帛網,2020年4月1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41.html
  27.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壹】》選讀〉,簡帛網,2018年12月2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08.html
  28. 周海鋒:〈《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貳】》選讀〉,簡帛網,2018年12月2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10.html
  29. 周海鋒:〈五一簡「逐捕不知何人所盜羅捽矛者未能得解書」淺析〉,《出土文獻》,2020年第4期。
  30. 段艷康:〈試論《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簡63中的「債代」〉,簡帛網,2020年6月5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69.html
  31. 唐俊峰:〈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示臨湘縣廷的內外空間與社會控制〉,簡帛網,2022年11月2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860.html
  32. 唐俊峰:〈東漢早中期臨湘縣的行政決策過程——以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為中心〉,簡帛網,2019年12月2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196.html
  33. 唐俊峰:〈秦漢劾文書格式演變初探〉,載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11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34. 徐世虹:〈秦漢「鞫」文書譾識——以湖南益陽兔子山、長沙五一廣場出土木牘爲中心〉,《簡帛》,第17輯。
  35. 秦浩翔:〈《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地方大族初探——以屬吏、鄉官姓氏分布爲中心的考察〉,簡帛網,2020年11月25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324.html
  36. 秦浩翔:〈《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地方大族初探——以屬吏、鄉官姓氏分布爲中心的考察〉,簡帛網,2020年11月25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324.html
  37. 馬力:〈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舉劾文書初讀〉,《出土文獻》,第8輯。
  38. 馬增榮:〈「貸主」?抑或「貨主」?——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讀記一則〉,簡帛網,2020年8月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90.html
  39. 馬增榮:〈漢代地方行政中的直符制度〉,《簡帛》,第16輯。
  40. 崔啟龍:〈五一廣場簡「朱宏、劉宮臧罪案」簡冊復原再議〉,簡帛網,2020年6月2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76.html
  41. 張亞偉:〈五一廣場東漢簡「左倉曹史朱宏、劉宮、卒張石、男子劉得本【事】」簡冊復原〉,簡帛網,2019年4月3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073.html
  42. 張倩儀:〈五一廣場東漢簡的繒帛衣物劫案(一)〉,簡帛網,2020年7月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82.html
  43. 張倩儀:〈五一廣場東漢簡的繒帛衣物劫案(二)〉,簡帛網,2020年7月18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86.html
  44. 張朝陽:〈《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簡63之「解〉並非人名〉,簡帛網,2020年3月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31.html
  45. 張朝陽:〈五一廣場東漢簡牘1505劄記〉,簡帛網,2020年5月1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62.html
  46. 張朝陽:〈五一廣場簡155「兼庾亭長」再考〉,簡帛網,2018年6月22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7909.html
  47. 張朝陽:〈五一簡新見「南亭租船史」一案的幾點分析〉,簡帛網,2021年9月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4.html
  48. 張朝陽:〈東漢臨湘的水上市場初考〉,簡帛網,2019年10月23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156.html
  49. 張朝陽:〈東漢臨湘縣交阯來客案例詳考——兼論早期南方貿易網絡〉,《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50. 張朝陽:〈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交阯——長沙商道〉,《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第6輯。
  51. 張朝陽:〈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早期房屋租賃糾紛案例研究〉,《史林》,2019年第6期。
  52. 張榮強、張俊毅:〈五一廣場東漢簡「連道奇鄉受占南鄉民逢定本事」文書的復原與研究〉,《簡帛研究.二○二○(秋冬卷)》。
  53. 符奎:〈長沙東漢簡牘所見「紙」「帋」的記載及相關問題〉,《中國史研究》,2019年第2期。
  54. 喬志鑫:〈五一廣場東漢簡所見「逐捕有書」——以東漢基層司法為中心〉,《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18年第6期。
  55. 曾磊:〈長沙五一廣場簡識(五則)〉,載長沙簡帛博物館編:《長沙簡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7。
  56. 温玉冰:〈朱宏、劉宮臧罪案復原研究〉,簡帛網,2020年6月9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71.html
  57. 温玉冰:〈讀《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札記一則〉,簡帛網,2018年3月3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7772.html
  58. 黃樸華、羅小華:〈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中的「象人」〉,《出土文獻》,2020年第4期。
  59. 楊小亮:〈五一簡第1-6卷綴合情況統計與補充〉,簡帛網,2021年11月19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86.html
  60. 楊小亮:〈從五一簡談對解書的初步認識〉,載張德芳主編:《甘肅省第三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
  61. 楊小亮:〈關於「王皮木牘」的再討論〉,《出土文獻》,2020年第4期。
  62. 楊小亮:《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冊書復原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
  63. 楊芬:〈「君教」文書牘再論〉,載長沙簡帛博物館編:《長沙簡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7。
  64. 楊頌宇:〈《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例100「佳」字再釋與「柱」案再分析〉,簡帛網,2018年3月22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34.html
  65. 劉子鈞:〈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孟負伯錢」案再探〉,簡帛網,2020年4月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38.html
  66. 劉國慶:〈簡牘柿及相關問題初論〉,《出土文獻》,第15輯。
  67. 劉樂賢:〈秦漢行政文書中的「謾」字及相關問題〉,《簡帛》,第15輯。
  68. 蔡雨萌:〈《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文書編聯一例〉,簡帛網,2020年11月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315.html
  69. 蔡雨萌:〈五一廣場簡「雷旦、张董財產糾紛案」簡冊復原再議〉,簡帛網,2021年8月20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0.html
  70. 蔡雨萌:〈讀《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札記(二)〉,簡帛網,2021年9月1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7.html
  71. 蔡雨萌:〈讀《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伍、陸)》札記〉,簡帛網,2021年9月13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435.html
  72. 蔣丹丹:〈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流民及客——兼論東漢時期長沙地區流動人口管理〉,《簡帛研究.二○一七(秋冬卷)》。
  73. 黎明釗、馬增榮、唐俊峰編:《東漢的法律、行政與社會: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9。
  74. 黎明釗、劉天朗編:《臨湘社會的管治磐基: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22。
  75. 黎明釗:〈長沙五一廣場出土東漢簡牘中的辭曹〉,周東平、朱騰主編:《法律史譯評(第七卷)》,上海:中西書局,2019。
  76. 黎明釗:〈試析幾枚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簡帛研究.二○一八(秋冬卷)》。
  77. 謝明宏:〈《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一)〉,簡帛網,2022年11月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837.html
  78. 謝明宏:〈《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綴合(二)〉,簡帛網,2022年11月13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843.html
  79.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長沙五一廣場簡牘與東漢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3。
Honesty in Academic Work

Attention is drawn to University policy and regulations on honesty in academic work, and to the disciplinary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applicable to breaches of such policy and regulations. Details may be found at 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With each assignment,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submit a signed declaration that they are aware of these policies, regulations,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 In the case of group projects, all members of the group should be asked to sign the declaration, each of whom is responsible and liable to disciplinary actions,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he/she has signed the declaration and whether he/she has contribu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the problematic contents.
  • For assignments in the form of a computer-generated document that is principally text-based and submitted via VeriGuide, the statement, in the form of a receipt, will be issued by the system upon students’ uploading of the soft copy of the assignment.

Assignments without the properly signed declaration will not be graded by teachers.

Only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assignment should be submitted via VeriGuide.

The submission of a piece of work, or a part of a piece of work, for more than one purpose (e.g.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in two different courses) without declaration to this effect shall be regarded as having committed undeclared multiple submissions. It is common and acceptable to reuse a turn of phrase or a sentence or two from one’s own work; but wholesale reuse is problematic. In any case, agreement from the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should be obtained prior to the submission of the piece of work.

Back to top